江氏放下手里的活兒,神情復雜地跟著沈秀蓮去了主屋。
再出來時,臉上凈是猶疑,回屋的腳步也快了起來。
王氏還等著江氏出來分家里的存糧,到該做晚飯時江氏還沒出屋子,王氏焦急:“她不出來,總不能叫大家都餓肚子吧?”
“肯定在跟大哥商量事?!?/p>
羅氏寬慰了句,王氏嘲諷:“她不是想巴結(jié)陳家嗎,那就把錢都拿出來給秀蓮當嫁妝唄,就怕錢出了,還是得不了陳家的好。”
分家和沒分家到底是不同的。
錢到手里,再全部給出去,往后就沒指望了。
第二日早飯,眼底烏青的沈守忠將錢袋子給了沈秀蓮。
沈秀蓮拿起來一瞧,一塊五十兩的銀錠子。
她倨傲道:“大哥大嫂為我出了大力,等我嫁過去,明年必讓鴻業(yè)中個童生?!?/p>
大房一掃剛剛的頹勢歡喜起來,紛紛說起陳家的門第高。
桌間熱鬧起來,顯得二房三房更安靜。
因為江氏沒在,王氏和羅氏沒分糧食,早飯還是沈家人在一塊兒吃的。
沈秀蓮目光在二房三房掃一圈,冷哼一聲,又跟大房說話去了。
吃過早飯,沈守忠就出了門,再回來時,直接鉆進了主屋,還帶來一個好消息:“陳家人答應要來定日子?!?/p>
鄭氏雙手合十,欣喜道:“鄭家真是好說話,明明要二百兩的嫁妝,咱們給八十兩也愿意?!?/p>
沈老漢眉目也舒展開,悠閑地抽了口旱煙。
陳家叔伯第二日就帶著媒婆上門,一直聊到中午,在沈家殺了只雞招待后,又拎了兩只雞走。
沈逾白放學回來,就被告知沈秀蓮成親的日子定在下個月初六。
大房和主屋都欣喜,沈逾白并不看好。
實在是陳家做事上不得臺面,沒嫁妝時遲遲不來商議親事,八十兩的嫁妝敲定,就迫不及待來迎娶,將好好的親事當成了賺錢的手段。
既已分家,他就不會阻攔他人的錦繡前程。
最先得到好處的果真是大房,沈鴻業(yè)被陳家舉薦去了縣學。
沈老爺子特意讓鄭氏做了晚飯,把三房的人請來主屋。
沈守忠和江氏對沈秀蓮好一通夸贊,開口秀蓮嫁得好,閉口陳家說話算數(shù),把沈秀蓮捧得頭高高揚起。
“早就說了陳家有臉面,有些人就是只看到腳背,看不了長遠。”
沈秀蓮這話當然是說給二房和三房聽的。
二房的沈守義倒不覺得有什么,王氏臉色訕訕。
沈秀蓮頗得意地扭頭看向沈逾白,就見沈逾白正安安靜靜端坐著,仿佛什么都沒聽到。
她心里不滿,譏誚道:“縣學的夫子多,學識淵博,不是沈氏族學能比的?!?/p>
又扭頭對沈鴻業(yè)道:“鴻業(yè)你進了縣學就好好學,明年下場中個秀才。”
沈鴻業(yè)面色潮紅,難掩興奮:“小姑放心,我必定用功讀書,給小姑長臉面?!?/p>
沈秀蓮心里總算舒坦了,心里更覺得沈逾白是個不知好歹的。
竟然不愿意把錢拿出來給她當嫁妝,那就在族學里待著吧,看他能不能考個秀才回來。
縣學是官府舉辦的學府,里面的夫子都要有秀才的功名在身,比村里的各個私塾要強不少。
沈家族學最有才的朱先生當年就是被縣學刷下來,才被沈氏族學請了過來。
沈守忠搓著手,雙眼發(fā)亮道:“我聽人說只要進入縣學,就是一只腳踏進了官場,少說也能撈到一個童生。”
沈老爺子笑得連連點頭:“這是鴻業(yè)的大機緣,也是我們沈家的希望。鴻業(yè)啊,你只管讀書,家里一應事你都不用管。”
“我知道的爺爺。”
沈鴻業(yè)頗有種志得意滿之氣。
“好!鴻業(yè)啊,今晚跟爺爺喝一杯。”
沈老爺子下午特意去其他村買了一斤濁酒,爺孫倆對飲起來。
自分家后,沈老爺子心里不得勁,可好事一件接著一件。先是秀蓮的婚事定下來,如今又是鴻業(yè)進入縣學,沈老爺子心里那點蒼涼之感盡數(shù)被驅(qū)散。
只是完全不記得飯桌上還有其他三個孫子。
飯吃完,大房留在主屋聊得火熱,二房和三房出來時,王氏語氣泛著酸氣:“鴻業(yè)去縣學了,弟妹給秀蓮多添妝,興許秀蓮也把逾白弄進去?!?/p>
羅氏很心動。
她也是當過縣令夫人的,自是知道進入縣學的諸多好處。
山長與縣太爺都有來往,縣試又是縣太爺主考,這里面的人情往來是不可避免的。
沈逾白笑道:“縣學一年的束脩要五年銀子,加上筆墨紙張,花銷太大,還是族學好些。”
“可族學的先生總歸比不得縣學的先生。”
羅氏糾結(jié)起來。
沈逾白道:“爹當年便是在族學讀書,并不影響他中舉當官造福百姓?!?/p>
沈守義對沈逾白豎起大拇指:“逾白有志氣!縣學那么多學生,難道人人都能考中秀才嗎?”
先生再好,也要學生是那塊料。
王氏將沈守義往屋子拉:“沒喝酒你也醉了,說出這些話來,被有心人聽到,還以為咱們見不得自家人好?!?/p>
二房三個孩子也緊趕慢趕追上去。
羅氏跟沈逾白進了屋子,又說起縣學的事:“縣學總歸比族學好吧?”
沈逾白知道他娘的心思。
他娘手上有一百兩,她想拿出五十兩給小姑添妝,手上還能余下五十兩。
殊不知時機已經(jīng)過了,小姑憋著一股勁想給他好看,別說五十兩,就算一百兩都拿出來,小姑也不會盡力。
即便小姑愿意,也是有心無力。
沈家人都以為沈鴻業(yè)能進族學,是陳家看在沈秀蓮的面上出馬。
在沈逾白眼里,事情卻不是如此。
若陳家人真如此看重沈秀蓮,便不會做出種種慢怠的行為。
或許他們更想通過此等手段挖個大坑,讓三房拿著銀子往里頭跳。
真把銀錢拿出來,陳家人不再塞人去縣學,他們又能如何?
更要緊的是他并不想攀扯陳家。
若他靠著陳家進入縣學,還未入官場便已經(jīng)歸入陳家陣營,而陳家歸于哪個陣營他一無所知。
貿(mào)然站隊,只會阻礙他的仕途。
“族學里許多書上有許多注解,多是舉子進士們讀書時的感悟,我多看些,比縣學里的先生們還好。”
沈逾白頓了下,目光恍然:“里面也有爹的注解,看書時,仿若是爹在親自教導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