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最近發(fā)生了兩件話題度頗高的大事。
第一件,宣威將軍秦淮景于某天夜里莫名其妙葬身火海。
秦淮景被燒死的消息傳出去沒多久,因遭人舉報而被皇城司抓走的蕭令儀,尸體也在距皇城司不到十里的地方被人發(fā)現(xiàn)。
秦淮景和蕭令儀的死訊傳出來沒多久,坊間便有謠言肆虐。
說誅殺二人的幕后兇手,正是秦淮景的前妻姜歲歡,而幫姜歲歡行兇作惡的,便是皇城司的總指揮使,鳳西爵。
罪名安插得這么有針對性,并非惡意詆毀,空穴來風(fēng),而是有事實根據(jù)的。
白家風(fēng)光大葬之后,很多人都知曉秦淮景前任妻子的另一個身份,是廣平侯府的五小姐。
就在不久前,秦淮景和欽天監(jiān)的蘇鼎天,以幫助朝廷除煞為由,在菜市口大肆宣傳白玄冥的罪行。
蘇鼎天死于民眾踩踏,秦淮景卻僥幸活了下來。
在姜歲歡眼中,秦淮景該死,與秦淮景結(jié)為夫妻的蕭令儀更該死。
這二位不僅詆毀過廣平侯,還在姜歲歡為白家六口下葬時,率領(lǐng)官兵前去阻攔。
總之,姜歲歡與秦淮景和蕭令儀之間的梁子結(jié)大了。
一心愛慕姜歲歡的祈郡王,為討心愛姑娘歡心,利用皇城司老大的身份隨意給蕭令儀扣了個罪名,將人抓進皇城司嚴(yán)審,并趁亂給秦家放了一把火。
昭陽公主看不慣祈郡王仗勢欺人,便派下屬去皇城司替蕭令儀討公道。
在昭陽公主的威懾之下,皇城司不得不被迫宣布放人。
結(jié)果蕭令儀剛剛獲得自由,祈郡王便指派殺手一路尾隨并奪其性命。
在祈郡王的惡意報復(fù)下,秦淮景與蕭令儀這對兒夫妻雙雙殞命。
隨著傳言愈演愈烈,京城大街小巷幾乎每一個人都知道秦淮景和蕭令儀死了,且死在鳳西爵和姜歲歡的謀害之下。
殊不知這些針對鳳西爵和姜歲歡的消息,都是秦芷虞派人傳出去的。
就算是死,秦芷虞也要榨干秦淮景和蕭令儀的最后一點剩余價值。
秦芷虞自以為栽贓陷害的計劃天衣無縫,就算踩不死那兩個讓她討厭的人,也會讓他們的身敗名裂,臭名昭著。
沒想到反噬來得迅猛不及。
蕭令儀死訊傳出去沒多久,便有一個自稱是蕭令儀秘密心腹的男子跳出來說,暗中謀害蕭令儀的真正兇手,根本不是鳳西爵,而是心懷鬼胎的秦芷虞。
此人像瘋狗一樣跑到京府尹那里狀告秦芷虞,還拿出一封由蕭令儀親手寫給他的密信。
信中內(nèi)容寫得很清楚,不管蕭令儀日后出了什么變故,殺人兇手必是秦芷虞。
而秦芷虞殺她的目的是滅口,滅口的原因,是為了掩飾當(dāng)年洛城的那場戰(zhàn)役。
蕭令儀在信中表明,有朝一日她發(fā)生不測,便將她親手寫的這封信件公之于眾。
信中表明,白玄冥從未簽署過割城協(xié)議,也從未下令誅殺洛城百姓,更是從未與南楚暗中有過勾結(jié)。
白玄冥之所以被惡意詆毀那么多年,是因為有人易容成他的樣貌,假借白玄冥的身份,干了一場賣國的勾當(dāng)。
信中還明確指出,當(dāng)年參與此事的,除了冒充白玄冥的那個神秘人,雁城趙家也參與其中。
已經(jīng)被削了官職的蕭令儀之所以重新拿回手中的權(quán)利,是因為她捏住了趙家的把柄,威逼利誘秦芷虞向她做出妥協(xié)。
秦芷虞擔(dān)心趙家與敵國勾結(jié)的惡行傳揚出去,才一次又一次給蕭令儀行方便。
直到蕭令儀遭人舉報被皇城司抓捕,秦芷虞擔(dān)心蕭令儀在皇城司的拷問下把趙家的秘密抖落出來,才先下手為強,對其滅口。
由于此事影響甚大,京府尹也不敢擅作主張,便一層一層向上匯報。
最后不可避免的驚動到元帝面前。
而白玄冥當(dāng)年是否叛國一事,也順理成章的借此機會,正式被搬到朝堂之上。
由姜政言帶頭,率領(lǐng)朝中一眾大臣,提議重新裁決白玄冥當(dāng)年在洛城那場戰(zhàn)役上,有沒有做過對不起朝廷和百姓的事情。
如果蕭令儀安插在暗處的這個秘密心腹所言是真,那么,白玄冥叛國賊的罪名,必然要得到重新審判。
元帝對此毫無異議,并選定在三天后的大朝會上,將所有涉及此案的人全部召進議政殿。
這其中便包括昭陽公主秦芷虞,以及天機閣的少閣主姜歲歡。
“父皇切莫聽信小人讒言,蕭令儀是我大晉朝唯一的女將軍,我之所以將她留在身邊,是同為女子對她的敬佩,又豈會因為外界做不得實的三言兩語,對她進行殺人滅口?”
聽完來龍去脈的秦芷虞,迫不及待地跳出來為自己鳴不平。
直到現(xiàn)在她也難以相信,蕭令儀竟真的安排了一個所謂秘密心腹躲在暗處,還親筆寫了一封誣告雁城趙家的信件。
本以為蕭令儀一死,便再也沒有后患之憂。
到頭來,終是她又錯算了一步。
鳳西爵豈會給秦芷虞喘息的機會。
“公主,這話說出來誰信呢?”
“當(dāng)日無數(shù)雙眼睛都可以證明,蕭令儀離開皇城司的時候,身體健康,精神頭十足?!?/p>
“她前腳剛離開皇城司,就被人在東郊一帶發(fā)現(xiàn)了尸體,前后只相差不到一個時辰?!?/p>
“蕭令儀死得這么蹊蹺,你也好意思說與你之間毫無干系?”
“如果真的沒有干系,這個自稱是蕭令儀秘密心腹的男子又是從哪里冒出來的?”
議政殿內(nèi),跪著一個二十六七歲的年輕男子。
此人姓宋,名叫宋沅,與蕭令儀在十三軍是戰(zhàn)友關(guān)系,且彼此還有過命的交情。
為了證實宋沅的身份,鳳西爵將事先調(diào)查出來的身份信息讓小太監(jiān)呈遞到元帝面前。
“避免有人惡意糊弄陛下及諸位同僚,我命人詳細調(diào)查此人的來歷?!?/p>
“宋沅,十七歲正式進入軍營,與蕭令儀正式結(jié)識于第十三軍。”
“洛城一戰(zhàn),宋沅與蕭令儀作為援軍曾一起守在泰安縣聽調(diào)?!?/p>
“可以確定的是,此人身份并不存疑?!?/p>
只要認定了宋沅的身份,他接下來說的每一句話,都可以成為當(dāng)堂供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