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瓷看了百里宸一眼,不知道說正經(jīng)事,怎么就拐到親一口上去了。
她發(fā)現(xiàn)百里宸現(xiàn)在越來越粘著她,臉皮也越來越厚了。
總想占她的便宜。
實在有點可惡!
但又不無奈何。
之前是一點情絲也沒有,一天到晚板著一張臉,冷酷無情。
如今長了情絲后,倒是鮮活有趣了許多。
這樣其實是很好的。
最后,蘇瓷還是乖乖地走上前,在百里宸的臉頰上,輕輕獻上一吻。
正欲離開時,就被百里宸抓住手,輕輕一拽,整個人就被他給抱到懷里去了。
百里宸捧起蘇瓷的小臉,就熱情地吻上了她的櫻唇。
吻到深情處,嘴唇吮吸得極為用力,似乎要把蘇瓷給生吞了一般。
吻了足足一盞茶,才算是放過了她。
蘇瓷在百里宸的懷里輕喘著氣,臉頰上更是通紅一片。
“王妃,這樣親,才讓人滿意,你那個碰一下,不合格!”
蘇瓷輕捶了一下他的胸。
百里宸發(fā)出愉悅的笑聲,胸腔發(fā)出巨大的震動聲。
蘇瓷窩在他的懷里更是羞得難以見人。
這時,聽到下方的街道上,不斷傳來嘈雜的聲音。
而且聲音越來越響,就象人潮涌了過來。
伴隨著嘈雜聲,還有馬蹄的“踏踏”聲,以及士兵整齊的腳步聲。
蘇瓷掙脫百里宸的懷抱,打開了窗戶,開始往下方張望。
大量民眾夾道歡迎,臉上都是熱情洋溢的笑容。
前面有幾排士兵開道,緊接著就是一輛輛的馬車魚貫而行。
馬車里有些人好奇心很重,打開車窗,偷偷向外面張望。
有些人則緊閉馬車門窗,不發(fā)出一點聲響。
前面的馬車是恒親王府的,后面則緊跟著文信侯府的馬車。
馬車里面坐的全部是女眷和孩童。
老爺和少爺們都騎著高頭大馬,跟在馬車的周圍守護著。
突然人群中,有人喊了一聲:“恒親王數(shù)年如一日守衛(wèi)邊疆,勞苦功高,歡迎回京!”
接著又一聲,“歡迎恒親王府的人回京!”
人群騷動起來,越來越多的喊聲響了起來。
聲音響若洪鐘。
大家對恒親王府的熱情,持續(xù)高漲,久久不散。
而在后面的文信王府,則無人問津,備受冷落。
蘇瓷笑著問:“殿下,群眾的眼睛果然是雪亮的。忠奸善惡倒是辨得很清楚?!?/p>
百里宸卻一臉嚴肅地說,“帶頭喊話的人是我安排的,就是故意讓他們帶個節(jié)奏。”
“殿下是不是很不待見文信侯府呀?故意這樣做的?”
“嗯,我就是要讓文信侯府難堪,讓他們丟盡顏面!讓他們今年無顏在京城立足?!?/p>
百里宸說這些話的時候,甚至帶點咬牙切齒的味道。
蘇瓷靠近了百里宸幾分,把自己的手,擠進他的手掌心里,還在他的掌心輕輕地撓了好幾下,以示安慰。
百里宸好似與蘇瓷心有靈犀一般,立刻就明白了她的心意。
臉色瞬間溫柔了下來。
是呀!就算整個文信侯府的人都拋棄了他,那又如何?
他現(xiàn)在有了蘇瓷,就有了一切。
他終于從黑暗中爬了出來,走向了光明。
以后,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他緊緊地回握住蘇瓷的手。
兩個人的心也緊密地連接在一起。
此生都不分開。
這時,百里宸的聲音再次傳來。
“母親去世不久,父皇也緊跟著走了。”
“于是,留下我一個人在后宮中備受冷落和欺凌?!?/p>
“父皇在位時,對文信侯府一直信任有加?!?/p>
“他去世前,把我托付給了老文信侯和他的三個兒子,生怕他去后我會被人欺負?!?/p>
“父皇親自把他們叫到御書房中,懇切地托孤?!?/p>
“當時,老文信侯他們四個人,拍著胸脯,信誓旦旦地保證,一定會照顧好我。”
“但父皇和母妃先后去世了,我再也沒有了依仗和庇護。”
“明光帝繼位后,他和太后重點打壓支持先皇貴妃的人?!?/p>
“老文信侯怕得罪明光帝,落個被他打壓,不得善終的下場,就主動和我斷絕了關系,帶著一家老小全部遷出京城,遷居咸陽城內。”
“這么多年,對我不管不問,從來沒有來往?!?/p>
“如今估計是看我大權在握,突然又想起還有我這么個外孫吧!”
“半年前,開始第一次給我寫信,我沒有看,把信燒了。”
“三個月前又給我寫了一封信,我仍是沒有理睬他?!?/p>
“一個多月前,又給我寫了一封信,我仍沒有回信?!?/p>
“我的想法很簡單,既然當初背信棄義,斷絕了親緣關系,就是陌生人,更無須再聯(lián)系?!?/p>
“你說我這樣做對嗎?”百里宸試探地問。
蘇瓷重重地點了一下頭,“嗯,你這樣做很對!”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連圣人都做不到的事情,為什么要求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呢?”
百里宸的心似乎得到了慰藉,身上籠罩的悲傷情緒,也揮散了不少。
他看著蘇瓷,滿眼都是溫柔的愛意。
“老文信侯的臉皮倒是夠厚,都已經(jīng)斷絕關系了,還居然舔著臉給你寫信,我猜測他們所圖謀的一定不小?!?/p>
“如今他們回到了京城,必然還會對你糾纏不休?!?/p>
“那就先揭了他們的那層遮羞布,看他們還如何作妖?”
“如何揭?”
百里宸一臉興味十足的樣子。
蘇瓷把他拉到一邊,處在隱蔽處,窗外的人完全看不到。
然后又拉著他的衣襟,讓他低下頭,趴到他的耳朵上,輕聲說:“你讓人現(xiàn)在立刻散布消息,就說當時文信侯背信棄義,拋棄外孫,如今又舔著臉,想要往秦王殿下身邊湊,這件事在群眾中大肆傳播。讓他們再當面責問文信侯,使其丟盡顏面,以后再也不能糾纏你,拉攏你?!?/p>
百里宸聽后,喜笑顏開,立刻叫來長風,吩咐他去辦。
很快,長風就領命離去。
接著,就聽到下方有人高聲講著此事,甚至有人攔住文信侯的座駕,當面問道:“老侯爺,聽說十幾年前,你背信棄義,把才六歲的秦王殿下拋下,讓其自生自滅,可有此事?”
老侯爺?shù)哪樕蛛y看,陰沉如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