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壬思索片刻后,說道,
“有道理,快快派人,八百里加急,往玉桂送國書,請乾國往邊界增兵,與我國一同抵擋燕軍。
算了,太慢了,飛鴿傳書吧?!?/p>
“遵命!”
楚國水師覆滅后的第一次朝會,就這樣草草結(jié)束,整個楚國都把希望放在了乾國的身上。
……
飛鴿傳書很快,當(dāng)天起飛,第二天便抵達了乾國的玉桂。
乾皇在接到楚皇的傳書后,思索了片刻,決定還是詢問朝臣的意見。
當(dāng)早朝的時候,他把這件事情告訴朝臣的時候,朝堂上瞬間便炸開了鍋。
公羊戈的大伯、丞相公羊淳立刻站出來說道,
“陛下,萬萬不可啊,楚人全都是鼠輩,背義忘恩之徒。
您忘記當(dāng)初公羊戈的傳信了嗎?
當(dāng)初,我們大乾,派出四十萬精兵強將,前去援助他們魏國,結(jié)果魏國被滅了,那就幫楚國守邊界。
可我們大乾勇士在浴血奮戰(zhàn)的時候,他們楚人才干嘛?
我們大乾士兵被六十萬敵軍包圍,他們?nèi)f楚軍打十五萬敵軍,愣說是打不過,就這么袖手旁觀,看著我軍被圍。
要不是第四軍團前去救援,我們的人就全軍覆沒了啊?!?/p>
太尉也站出來說道,
“是啊陛下,不管他們是真的打不過還是故意背叛,我們都不能再去援助他們倆。
如果是打不過,可見楚人戰(zhàn)力之羸弱,那就是一個大坑啊,半點作用都沒有,還要連累我軍。
如果是背刺,那么他們能背刺一次,就能背刺第二次。
我軍若是援助他們,到時候,我軍浴血奮戰(zhàn),他們袖手旁觀,等我們的主力被拼光了,到時候保存主力的他們,是不是要鳩占鵲巢,占據(jù)我們大乾國都呢?”
御史大夫也立刻說道,
“陛下,萬萬不可與楚人合作啊,他們先是害的我軍全軍覆沒,害的公羊戈被俘虜。
他們楚人不是號稱步兵不如水師,水戰(zhàn)猛如虎嗎?
可結(jié)果呢,他們的水師也被燕人那群旱鴨子給打的全軍覆沒了。
他們背刺我們的時候不是很硬氣嗎?現(xiàn)在又來向我們求援。
楚人首鼠兩端,斷不可信!”
今日,乾國朝堂出奇的一致,都是說不能去答應(yīng)楚國的請求,決不能引狼入室。
乾皇嘆了口氣,說道,
“那你們以為如何?就這樣放任燕國滅掉楚國?那下一步,燕國可就要打乾國了。
你們別忘了,現(xiàn)在我們要面對的,可不只是燕軍那八十萬主力軍,還有滅掉川國的那四十萬西部軍呢。
一百多萬的大軍,又有火器助陣,我們打的過嗎?”
聞言,公羊戈的父親、治粟內(nèi)史公羊戰(zhàn)站了出來,說道,
“陛下,此時也并非是沒有轉(zhuǎn)機。我們可以派使者向燕國傳遞國書,與燕國商議和談。
畢竟,我們乾國也沒有做過什么傷害燕國的事情。
我們只要跟燕國重修盟好,簽訂互不侵犯條約,承諾我國大軍絕不離開乾國本土,入侵已經(jīng)被燕國占領(lǐng)都地盤。
而燕國也要承諾,絕不侵犯我國領(lǐng)土?!?/p>
聽到這話,眾人都感覺有點不可思議。
乾皇皺眉道,
“你說這……也太不靠譜了吧?燕國這擺明了是要一統(tǒng)天下,我們大乾是他們最后一個勁敵,就差臨門一腳了,他們會放棄嗎?”
公羊戰(zhàn)立刻說道,
“陛下啊,您看啊,我們是不是已經(jīng)確定不援助楚國了?”
“嗯……差不多吧,朕也確實不喜楚國的行為,對楚國不信任?!?/p>
“陛下,那既然我們已經(jīng)不打算援助楚國,不管楚國死活了,那我們早晚要跟燕軍作戰(zhàn)的。
就是派人去出使燕國了,若是成功了,那自然兩相安好。
就算是失敗了,對我們又有什么損失呢?
我們本來是要跟燕國死戰(zhàn)的啊,失敗了還是死戰(zhàn)啊,結(jié)果又不會變。
所以臣想著,該試試還是要試試的,萬一成了呢?我們不是可以讓大乾免遭兵戈之苦了嗎?”
公羊戰(zhàn)這個邏輯一出,眾臣都覺得有理,紛紛贊同。
試試又不多,萬一成了呢,失敗了就接著打唄。
乾皇在眾人的勸說下,也覺得有理,說道,
“好,那派誰去出使燕國呢?這得派個有份量有實權(quán)的人去,才能彰顯重視,燕國畢竟是大國,又是我們主動和談,該有的禮數(shù)還是要有的。
三公位高權(quán)重,政務(wù)繁忙,就不考慮了,九卿之內(nèi),選一個吧?!?/p>
典客文博站出來說道,
“陛下,外交出使接待,歷來都是我們典客的事情啊,臣愿出使燕國,與燕軍談判?!?/p>
又一個大臣站出來說道,
“陛下,典客只管外交事務(wù),并無太多實權(quán),出使燕國,恐燕國認為我們怠慢。
臣以為,當(dāng)派治粟內(nèi)史公羊戰(zhàn)大人前去。
其一,公羊戰(zhàn)乃是治粟內(nèi)史,掌管全國錢糧,位高權(quán)重,足夠份量。
其二,公羊戈被燕軍俘虜,為了保全十萬降兵,不得已投靠了燕軍,但臣相信,公羊戈的心,還是在我們大乾的。
他的家人也都還在大乾呢,臣相信他只是迫于無奈罷了。
公羊戰(zhàn)是公羊戈的父親,哪有兒子不聽父親話的。
派公羊戰(zhàn)前去,一來,可以請公羊戈幫著我們大乾說說話,畢竟,他現(xiàn)在也是燕軍的一軍主帥了。
退一萬步講,如果和談不成,還可以讓公羊戰(zhàn)說動公羊戈,讓他繼續(xù)留在燕軍之內(nèi),等到燕軍與我軍交戰(zhàn)之時,讓公羊戈忽然從背后偷襲燕軍,定然殺的燕軍一敗涂地!”
聽到這話,乾皇立刻說道,
“好,這個好,兩全其美嘛,看來,當(dāng)初公羊戈投降后,朕親自寫信安撫他,說朕不怪他,這一步走的是對的,公羊戈必定也對朕心存感激。
可以讓他幫忙說和,說和不成,也可以讓他當(dāng)做一顆釘子埋在燕軍當(dāng)中。
此計甚妙!”
然而,就在乾皇歡欣鼓舞的時候,廷尉站了出來,說道,
“陛下,您難道忘記了坤國袁處、魏國黃韜的事情了嗎?”
這一句話,直接給乾皇和滿朝文武澆了一盆冷水,把所有喜悅的情緒全都澆的透心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