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每一個和燕軍對戰(zhàn)的將帥,都是這種感覺。
燕軍,不光是士氣高、戰(zhàn)力強、武器裝備好,還總喜歡打以多勝少的仗。
你說說,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
這還讓別人怎么跟你們打?
啥好事都讓你們斬了,你們還要人多欺負人少。
一點活路都不給別人留啊。
石良已經(jīng)聽說了,北邊的靳昊乾,全軍覆沒。
四十萬大軍,逃出來的不到一百人。
而石良清楚的記得,陛下給靳昊乾的旨意是,能打就打,不能打就撤回來,給了他很大的權(quán)力來決斷,讓他有權(quán)力決定是打還是撤。
甚至乾皇還給石良下旨,讓他接受前線撤下來的主力,與靳昊乾一同憑借三關(guān)的地勢,來阻擋燕軍。
可是石良萬萬沒想到,靳昊乾竟然能夠全軍覆沒。
怎么就能打的全軍覆沒呢?
你打不過你還不會跑嗎?
你的防線不是滴水不漏嗎?
怎么就能讓人打的就剩下幾十個人跑回來。
就算是在那個位置上拴頭豬,也不至于打的這么差吧。
石良看著自己麾下都二十萬人,看著對面的八九十萬人,仰天大笑,恨不得自刎歸天。
他沒辦法,只能給乾皇寫了一封信,飛鴿傳書,把這里的情況告訴乾皇。
贏,是肯定贏不了了,只希望自己死后,乾皇能夠善待他的家人。
那只信鴿,飛呀飛,在第二天早上,飛到了玉桂。
此時,乾國朝廷,又在開朝會。
乾皇看著下面的滿朝文武,嘆息道,
“前線有詳細戰(zhàn)報傳回來嗎?”
眾臣紛紛搖頭,就在這時,傳信兵跑了進來,拿著一只飛鴿說道,
“陛下,清水關(guān)傳來的飛鴿傳書?!?/p>
“快拿來!”
乾皇接過了傳書,看完后,怒火中燒,狠狠的將紙條拍在了桌案上,大喝道,
“這個石良,朕以為他有什么緊急軍情呢,原來就是燕軍抵達了清水關(guān),他請求在他戰(zhàn)敗被殺后,讓朕善待他的家人。
這燕軍還沒開始打呢,他便未戰(zhàn)先怯了!
口口聲聲說什么必敗無疑,必死無疑。
坐擁三關(guān)天險防線,就一點信心都沒有嗎?
為帥者,張口閉口就是輸,下面的將士上哪還有半分士氣可言!
主帥都覺得打不贏,在軍中傳播這種影響士氣的話語,士兵們能不受影響嗎?
還讓朕善待他的家人,你們說說,朕有虧待過任何一個將軍的家人們?
就算是前線戰(zhàn)敗的,戰(zhàn)死的,朕不也都給他們料理了身后事,賞賜他們的家人嗎?
那公羊戈倒戈一擊,背叛大乾,朕有虧待他的家人嗎?”
眾臣噤若寒蟬,一言不發(fā),紛紛低著頭。
咆哮了一番,將連日來積郁的怒火全都發(fā)泄了出去,乾皇也冷靜了下來,說道,
“零陵那邊,就知道一個全軍覆沒的消息,具體的戰(zhàn)報都沒有。
燕軍那邊,就知道兵分兩路,一路打三關(guān),一路打龍虎關(guān)去了。
除此之外,我們對北方一無所知了。
是不是明天,三關(guān)被破,燕軍長驅(qū)直入來玉桂的消息就傳來了?”
丞相公羊淳說道,
“陛下,現(xiàn)在北方各郡縣,對燕軍望風(fēng)而降,零陵至桂林以北的區(qū)域,幾乎被大燕直接傳檄而定了,那些官員也都看不到我們?nèi)俚南M?,直接投降了燕國?/p>
甚至有時候,燕皇有什么需要他們做的,不管他們有沒有投降,直接一道天子詔書過去,那些官員就會立馬照做,他們對大燕皇帝那是言聽計從,即便是身上還穿著乾國的官服,城頭上還掛著乾國的旗幟?!?/p>
這句話說的一點沒錯,燕軍剛剛進入全州縣的士兵,全州縣的縣令直接投降了,而袁老的田地屬于雙流縣,那時候雙流縣還沒投降呢。
燕扶搖直接一道圣旨過去,讓雙流縣那邊的縣令以后多照顧袁老,不得無禮沖撞之類的。
縣令接到圣旨都懵了,思索著自己到底是大燕的官還是大乾的官。
經(jīng)過長達一秒的思索后,他果斷下令,改旗易幟,以后本官就是大燕的人了。
然后屁顛屁顛的親自去拜見袁老。
乾皇頭疼的捂著腦袋,看著地圖上自己丟失的領(lǐng)土,險些喘不過氣來。
他自忖心胸寬廣,但到了這個時候,他總感覺自己的心里壓抑到了極點。
畢竟,這眼看著大燕的軍隊,就要殺過來了,就要國破家亡了。
這個時候他的心情只會越來越糟。
文博忽然站出來說道,
“陛下,我們不能再分散兵力了啊,當(dāng)初,我們?nèi)羰前讶珖烤奂谝黄穑考悠饋硪灿幸话僖皇f之多,雖然還是不如燕國,但至少不會差太多,還是可以與之一戰(zhàn)的。
可是就這么多兵馬,我們還要將其分成四部分。
零陵、三關(guān)、龍虎關(guān)、玉桂。
這不是給燕國逐個擊破的機會嗎?
若是凝聚所有兵力,還可以破釜沉舟決一死戰(zhàn)。
可我們卻分散兵力,燕軍一直以多打少,肯定是必敗無疑啊。”
文博這么說,其實是想讓乾皇把那兩處關(guān)隘的兵調(diào)回來,到時候讓燕軍在平地上打,這樣總比攻打關(guān)隘好打一些。
他身為大燕忠臣,當(dāng)然要想方設(shè)法的幫助大燕。
一個官員連忙站出來附和道,
“是啊陛下,一百一十萬人如果打不過,那么四十萬、二十萬、二十萬、三十萬人,就能打過了?
還不如破釜沉舟的決一死戰(zhàn)呢。
好歹也能讓燕國軍力大損不是嗎?
想亡我們的國,他們也別想好受。
可是太尉大人竟然建議把兵馬分散,讓燕國逐個擊破。
這其中的緣由,值得深思啊?!?/p>
太尉:???
“當(dāng)你娘的狗臭屁!本官乃大乾忠良,提的都是救國的建議,你說這話是什么意思!
是在說本官乃是奸臣嗎?”
那官員冷哼一聲,說道,
“大奸似忠,大偽似真,這誰又能說的清楚呢?總之,零陵四十萬大軍全軍覆沒,是真的吧?
陛下,臣請徹查太尉府上,看看有沒有貪污受賄和燕人賄賂他的錢財。
不管怎么樣,他害得四十萬大軍全軍覆沒,這件事,決不能善罷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