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子的人都看向了我。
楊大人微微有些詫異,二爺則面色一沉。
最搞笑的是周玨。
聽見我說此事不成,他先是震驚,而后詫異,再然后幸災(zāi)樂禍,最后則恨鐵不成鋼。
甚至當著這么多人的面,還罵了我一句:“你是不是傻?”
二爺眉頭微挑,可能跟周玨一個想法,覺得我很傻。
楊大人是真的很愛才,不然也不會推舉當時在他麾下出身卑賤的常大人。
他不以出身論英雄,也不似周玨這般瞧不起女子。
他幾次三番流露出對我不是楊家女的可惜,二爺順勢提出來,楊大人立刻就點頭,可見是真心想收我為義女。
我也知道二爺?shù)暮靡狻?/p>
二爺總為不能給我一個好身份而愧疚。
他時時刻刻總想抬高我。
先是給我安了一個玉蘭先生的號,逼著眾人要尊稱我為玉蘭先生,而后不遺余力地在燕王等人面前,宣揚我的才干,就是想把我拔高到一個可以昂首挺胸與二奶奶這樣出身的人平起平坐的高度。
光是從燕王那里得到要給我誥命封賞的承諾,二爺還覺得不夠,竟想撮合我成為楊大人的義女。
倘若我真的姓了楊,在身份上,便不怵二奶奶這個商戶女。
將來再得了誥命封賞,那就更了不得了。
大豐律例明令禁止將妾室扶正,但我有了這樣的身份,就是貴妾,便是二奶奶這樣的正妻,也要敬我三分。
甚至我還可以出席李家祭祖這樣的大事,族譜上也會記下我的名字。
二爺對我真的很好,正如他自己所言,除了不能給我正妻的身份,該有的,他都不會少給我。
正是因為他對我這么好,我才越要謹言慎行。
我決不能答應(yīng)改姓楊。
不為別的,就因為燕王。
“這可是一件大好事啊,玉蘭先生為何說此事不成?”燕王淡淡笑著,眼神滿是審視,“若是玉蘭先生點頭,本王愿意做個見證,擇日不如撞日,就今日,如何???”
我忙跪下來,乖順地伏在地上,心里暗罵燕王的八輩祖宗。
“請王爺和楊大人見諒,妾身本是賤籍,幸而得千戶大人賞識,才有了今日,做人要知足,妾身如今能安穩(wěn)度日,已經(jīng)心滿意足,再不敢奢求別的,況且妾身的生身父母都還在,他們生養(yǎng)妾身一場,妾身不能報答父母之恩,已經(jīng)是愧疚至極,又怎敢拋棄本姓,改隨他姓呢?”
“若果真如此,這豈不是忘本忘恩之輩?楊大人愛惜妾身才干,想必也是看重妾身的人品,若妾身是此等將父母之恩拋之腦后的小人,楊大人恐怕也不會再為妾身不姓楊而惋惜,反而會覺得幸好妾身不姓楊,不然就辱沒了這個姓氏。”
“也正因如此,妾身才不能答應(yīng)此事,不然,外人會說千戶大人不識人心,愛憐一個白眼狼,也會笑話楊大人看走了眼,竟然收一個白眼狼為義女,更會因此笑話王爺,為一個白眼狼做見證?!?/p>
我深吸一口氣,重重地給燕王磕了三個頭,轉(zhuǎn)過身來,又給楊大人磕了頭,并再次給二爺行了大禮。
“請王爺恕罪,請楊大人和千戶大人見諒,妾身要辜負諸位的美意了?!?/p>
二爺總說,燕王與武安侯府立場相同,又極為賞識他,將來一定會是個明君。
但二爺卻忘了伴君如伴虎這句話,也忘記功高震主這個詞。
古往今來,能一路毫無芥蒂相攜始終的君臣,少之又少。
正是因為少,所以一旦有這樣的例子,就會被傳為明君賢臣的佳話。
能成為佳話,明君心胸要開闊,能容得下賢臣,賢臣也要知進退,絕不越矩。
譬如劉備和諸葛亮。
正是因為諸葛亮在劉備面前保持了一個臣子該有的謙遜,劉備才在臨終托孤之時,說出那句千古名言,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當然,劉備能說出這樣的話,也是因為劉備是個有大格局大眼界的明君。
燕王會是劉備么?
他不是。
世間劉備少有,而杯酒釋兵權(quán)的趙匡胤常見。
二爺也不是諸葛亮。
我不求二爺可以名垂千古,但求二爺能像趙匡胤的結(jié)義兄弟石守信一樣,在杯酒釋兵權(quán)中全身而退,謀個善終。
可二爺這個人太實誠,總覺得燕王明白他的心,不會誤會他,便老做出一些在雷區(qū)蹦跶的蠢事。
我是誰?我是二爺?shù)膶欐?,燕王看在二爺?shù)拿孀由希饝?yīng)封賞我個誥命,就已經(jīng)是恩賜了。
二爺還想著讓我改姓楊,和楊大人攀親,我成了楊大人的義女,二爺跟楊大人的關(guān)系就更近一步。
一個戰(zhàn)功赫赫的武將,到處攀親戚、拉關(guān)系,不要命啦?
武安侯府為何被當今圣上忌憚,二爺難道都忘記了?
圣上不待見武安侯府,不就是因為侯爺和二爺這對父子手握重兵、故交遍地、功高震主嗎?
老子都這么忌憚了,燕王這個兒子,焉能不像他爹?
現(xiàn)在明面上說著和武安侯府是同一個立場,又如何如何欣賞二爺,那是因為燕王還要使喚二爺這把刀。
等他登上大寶之位,這把刀就得掛在墻上,等他要傷人的時候,才會抽出來。
掛在墻上還是好的呢,若是這把刀不聽話,那就折斷它。
天下這么大,哪里尋摸不出一把好刀?
對于燕王來說,二爺就是一把不好用便折斷的刀,但對于我來說,二爺是我心中所愛。
我不能讓二爺因為我的緣故,被燕王所忌憚和厭棄。
不就是一個身份么?
我不在乎。
“好一個孝女!”
燕王果然大悅。
他擊掌大笑,還喊來了自己的隨從,吩咐那隨從這就快馬加鞭捎信給燕王妃,叫燕王妃將他書房里的一尊黃玉嵌金枝玉葉十八寶的盆景送來。
“王妃不是總惦記著她那個遠房表妹,說要送幾個使喚的人過來么?讓王妃送人的時候,順便把這盆景以及給元姐兒備下的百日禮送來?!?/p>
我長舒一口氣,燕王這個時候還不忘提閔姨娘一句,我果然賭對了。
余光一瞥二爺,卻見他臉色鐵青,緊抿雙唇。
我暗叫一聲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