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常恨報國無門,但不恨大唐。
若不能實現(xiàn)抱負者皆覺世道不公,且用此種方式來報復大唐,天下何時不亂。
天下無寧時,百姓又豈能安居樂業(yè)?
那時候我便會萬古留名。
太子返回營地時,蕭子固的聲音仿佛還在他耳廓之中回響。
他沉默了許久。
這些話他一句都沒有告知他的幕僚們。
他心中十分清楚,這些話若是流傳出去,必定會長留史冊,而且會在此時急劇的動搖他的軍心。
開弓沒有回頭箭,拿不下潭州,那等待他的只有慢性死亡。
他原本對于動用一些隱匿的非常手段還有最后的猶豫,但蕭子固這樣的對手,讓他將心中最后一絲糾結(jié)也盡數(shù)扯碎。
傍晚時分,大量云梯和攻城車出現(xiàn)在了潭州城的東門,但接下來太子的大軍真正主攻的方向卻是南門碧湘門。
一些商隊的馬車直接被驅(qū)趕過來,內(nèi)里裝著火油和大量新鮮的松枝,這些馬車橫七豎八的沖撞到南門的城墻周圍,被引燃之后,瞬間產(chǎn)生了大量的濃煙。
借著濃煙的掩護,太子的軍士以濕布巾蒙面,大量的涌向城墻。
這些軍士冒著箭雨,好不容易架上云梯,砍掉墻上的荊棘登上外城的城墻之后,卻發(fā)現(xiàn)城墻上的守軍都在用最快的速度撤退。
這時候城中伏波砲的竹臂彈動的聲音就像是無數(shù)馬蜂出窩一樣響了起來。
這次這種簡易卻實用的軍械拋出的不是石塊,而是粗劣的泥罐。
這些頭顱大小的泥罐只是用山泥簡單的燒制而成,可能用個一兩次就會裂縫,更不能用于架在火上烘烤,但此時這些泥罐里面裝著的都是煮沸的樹汁。
這種樹汁來自于潭州的本地樹種膠桐。
湘中膠桐,汁如密脂,煮沸之后更加黏稠,山中的土人會用這種樹膠來黏合東西,涂抹屋頂覆蓋厚草防雨,還有就是用來脫野豬肉的毛。
土人獵了野豬,分割之后,就用這種樹樹膠涂抹表皮,冷卻之后撕掉,就能將豬毛全部褪去。
這種泥罐看似粗劣,就地取材,但其實燒制方法,大小、厚度,都經(jīng)過蕭子固和許多匠師的反復試驗,現(xiàn)在這種泥罐受熱一激,在空中墜落時就已經(jīng)表面出現(xiàn)裂縫,絕大多數(shù)在落地前就已經(jīng)開始四分五裂。
每個泥罐破碎后,樹汁飛濺,覆蓋三步方圓。
若是開水落在人身上,至少還能擦得干凈,這種樹汁粘在身上,比蜜糖還黏,根本抹不掉。
第一批泥罐凌空爆裂,沸騰的膠桐汁如熔巖般傾瀉而下。一名叛軍慌忙舉盾格擋,卻見黏稠的汁液從盾緣縫隙滲入,直灌頸項。凄厲的哀嚎聲中,他突然抓撓脖頸,竟扯下大片膠脂與皮肉的混合物——那滾燙汁液已與血肉熔鑄一體,發(fā)出烙鐵灼膚般的刺響。
不遠處,另一名士兵被迎面潑中的樹汁糊住整張面孔。黏稠的液體封死了他的呼吸通道,這個可憐人在窒息中瘋狂抓撓著臉部,連帶著撕下自己的眼皮,最終踉蹌著從城垛跌落。
城頭頃刻如同煉獄一般,凄厲的慘叫聲令后方云梯上的軍士都下意識的停了下來。
城墻上的軍士渾身都冒著熱氣,他們瘋狂的撕扯著身上的衣物,衣物的碎片連帶著血肉的碎片撕扯下來之后,那些黏稠的膠液卻還在他們的身上流淌。
很多軍士跌倒在地,抓著自己雙腳哀嚎,他們的靴中落進了樹膠,一時半會卻脫不下戰(zhàn)靴。最可怕的是那些面目被樹膠覆蓋的軍士,他們連眼睛都睜不開,滿臉的肌膚在他們的撕扯下迅速潰爛,露出森森白骨。
只是第二第三批陶罐落下時,這攻城就攻不下去了,后方云梯上的軍士不敢再往上攀爬。
等到他們退下去,那些粗制濫造的竹木弓箭又開始了覆蓋性的射擊。
密集的箭雨將城墻上那些軍士輕易射殺。
這一下別說是太子新募的那些軍士士氣低落到了極點,就連黔州出來跟著太子打了幾場閃擊的軍士都心中打鼓。
以前的奇襲閃擊都是一面倒的戰(zhàn)果,而且城里往往會有內(nèi)應,但這座潭州城顯然不一樣,非但城里沒有出現(xiàn)什么內(nèi)應,而且到處都是警鑼聲,任何風吹草動的動靜都會被城里的守軍觀察到,而且城里自建的工坊完全不依賴于軍方的軍械供應,量大管夠的軍械將潭州城的地勢優(yōu)勢也發(fā)揮到了極致。這種伏波砲的射程輕而易舉的超過六百步,他們甚至可以看見很多農(nóng)婦在少數(shù)軍士的指揮下有條不紊的操作著這些自制軍械,但他們卻沒有任何的辦法。
也就在此時,濃煙之中豎起了十幾面血紅色的陣旗。
這些陣旗鮮紅欲滴,朱砂和鮮血繪制的符紋之中不斷往外散發(fā)著絲絲縷縷的陰氣。
那些戰(zhàn)場上死去的人身上的元氣似乎被一種怪異的力量抽引出來,變成城頭上方詭異的灰色霧氣。
與此同時,在這些陰風呼嘯的陣旗中央,一頂營帳之中,太子獨自一人站在一張方案之前,方案上放著一個金黃色的圓鼎。
這個圓鼎像是骨質(zhì),有著堅硬的骨骼打磨之后,那種天然的油潤光澤。
圓鼎之中有一灘沸騰的黑油,黑油之中布滿密密麻麻的細小蠱蟲。
等到陣旗上流淌的陰風卷動城頭上方那些詭異的灰色霧氣時,太子用一柄小小的石刀在自己手腕上劃動,他手腕上落下的一縷縷鮮血像是蚯蚓一樣掉落在鼎中的剎那,整個圓鼎便散發(fā)出一種極為暴戾的神通氣息。
轟的一聲劇震。
這頂營帳往外鼓脹開來。
這些細小的蠱蟲就像是被陰風卷起的塵屑一樣飛舞出去。
那些已經(jīng)沒有士氣,剛剛退下云梯的軍士突然變成了不知恐懼的怪物。
他們的腦袋怪異的晃動著,喉嚨里發(fā)出含糊不清的咆哮聲。
甚至于那些泥罐落下,內(nèi)里滾燙的樹膠灑落在他們身上時,他們都感覺不到痛苦一樣,如同嗜血的野獸繼續(xù)往前沖去。
哪怕中城那些方形馬面墩臺上射出的箭矢將這些人射成了刺猬,這些人還在“悍不畏死”般往前沖去。
但這時候已經(jīng)親臨正面戰(zhàn)場的蕭子固已經(jīng)看出這些人其實已經(jīng)死了。
這些人身上的傷勢早已致命,但他們的意識卻像是被怪物控制一般,還讓他們的身軀保持著殺戮的本能。
這顯然是大唐嚴令禁止的巫蠱手段,而且那些陰風呼嘯的陣旗也瞬間讓蕭子固和城中的一些修行者聯(lián)想到了楊氏的生祭造煞,但為了避免恐慌,蕭子固只是令統(tǒng)軍的校尉大聲呼喝,說這些人只是被灌了不知疼痛的麻藥。
然而當城中的長矛兵用自制的長竹矛將這些人從城墻上捅下去之后,卻又有新的變故出現(xiàn)。
城中的一些守軍也出現(xiàn)了癲狂的狀況,甚至神志不清的開始攻擊身旁的伙伴。
這樣的變故引起的混亂讓太子的軍隊打開了突破口,潭州城中城南門告破,只是即便太子的軍隊蜂擁而入,并順勢往東推進了三里,都將近要順勢從內(nèi)里攻破潭州東城了,但蕭子固的軍隊在此時卻展示出了驚人的韌性。
他們利用了城中的天然坡度,在街道上大量滾落滾木。
利用這些滾木讓太子的軍隊陷入混亂之后,城中守軍的真正精銳,五千重甲步軍從許多民舍之中沖了出來。
這個時候太子的一些幕僚才反應過來,城中的大量民舍也早已被征用。
這些民舍被打通之后,隱匿其中的重甲軍沖出砍殺,而當?shù)氐倪@些居民訓練而成的箭軍對環(huán)境極其熟悉,他們用竹龍坊制造的竹木弓箭,只管射箭。
從屋頂平臺,從墻上掏出的孔洞,從院墻后方…他們只管朝著人多的地方射箭。
這時候他們用的很多箭矢甚至只是削尖了的竹桿,加了些許配重,連鐵片箭頭都沒有。這種山里農(nóng)婦用來打野雞的箭矢在幾十步之內(nèi)才有殺傷力,但此時卻正好管用。
這些箭矢根本無法穿透重甲,所以這些人根本不用分清敵我,只管往人群里射就行了。
他們對于地形十分熟悉,可以在幾十步的距離施射,如果有太子的軍士來砍他們,他們穿屋走巷,瞬間可以逃得無影無蹤。
戰(zhàn)斗持續(xù)不到半個時辰,太子的軍隊已經(jīng)完全扛不住,他們非但沒有攻破近在眼前的東門,就連攻破了的西門也沒有守住,潭州的守軍將失去的陣地全部奪了回來。
太子的軍隊在拋下了數(shù)千具尸體之后,又狼狽不堪的被趕出了潭州城。
蕭子固用箭軍掩護,令城中的農(nóng)夫推著小車,直接用裝了砂石的草袋堵住了西門的破口,外城的城墻之上,直接弄來了大量的干柴。
他的意思很明顯了,哪怕太子再用這種巫蠱手段,他就直接在這段城墻上燃起大火,看這些被蠱毒影響的軍士耐不耐燒。
當東方的夜空出現(xiàn)魚肚白時,大營之中,太子的所有幕僚臉色也都很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