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王宮。
此時,四大相國——呂不韋、李斯、商鞅、張儀,齊聚一堂。
同時還輔以百里奚、范雎、魏冉、尉繚、樗里疾等。
可謂是人才濟濟,齊聚一堂!
這一次召集文臣,原因有二。
一來,是因為秦國剛剛吃了敗仗,而且可以用慘敗來形容。
畢竟,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出征,結果連個小小的洛邑城都沒有啃下來,雖然沒有損失多少的兵力,但是卻接連折損兩員武神,這簡直是全軍覆沒還要嚴重的多。
畢竟,普通的士兵,打沒了還能召集??墒俏渖襁@種絕世強者,少一個就真的是少一個,很難在批量培養(yǎng)了。
甚至像秦國這種人才儲備,這些年也僅有王翦和白起這兩大武神,再無人出頭。
失去了白起,這對于秦國整體的戰(zhàn)斗力,都是一個巨大的影響,堪稱傷筋動骨!
再者,根據(jù)商鞅來報,有人當街詆毀變法,甚至行兇傷人。
“此人熟讀我的著作,但又不是秦人???”商鞅滿腹疑惑,“實在是令人費解!”
要知道,商君書這種輔佐帝王之術,雖然公之于眾,但卻有兩個版本。像馭民五術這種綱要,唯有秦國上層少部分人能夠有幸閱覽,嘆為觀止,外人豈可得知。
但不知為何,葉風這個外人,竟然能夠準確的道出馭民五術,在民間引起軒然大波。
“到底是什么人!將我所著《商君書》的隱秘內容,也都給泄露出去了???”
商鞅疑惑地看向全場眾人,也唯有眼前的這些人,才有資格閱覽商君書的完整本。
“哼,你懷疑我們?”呂不韋不禁冷哼一聲,“你那著作,本就不是正道,最好是能夠銷毀,流傳出去,反而是遺禍無窮!”
呂不韋曾招攬?zhí)煜旅?,把自己平生所學,匯集而成一部《呂氏春秋》,包羅萬象,總結了古往今來的歷史教訓和經(jīng)驗,在思想上為秦國的統(tǒng)一提供了完整的統(tǒng)治理論和依據(jù)。該書在思想史上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是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也是大夏歷史上時間最早、規(guī)模最大、有嚴謹體系的學術著作。
呂不韋憑此著作,名揚天下,影響后世,自然瞧不上走歪門邪道的商鞅所著《商君書》這種上不得臺面東西了。
正經(jīng)的著作,應該直接公之于眾,毫不保留。但是像商君書這種,還要走陰陽兩個版本,遮遮掩掩,不敢問世的,一看就不正經(jīng)。
在正派人士眼中,像商君書這種著作,就猶如洪水猛獸一般,是歪理邪說,最好的下場就是銷毀,不要公之于世,不然必將遺禍無窮!
這就像是潘多拉的魔盒一般,一旦打開,一發(fā)不可收拾。
“既然都已經(jīng)成書,就不要怕人議論?!卑倮镛梢簿従忛_口,“如果怕人議論的話,就說明心中有鬼,干脆直接爛在肚子里,不要寫出來。至于你那馭民五術嘛……嘖嘖,既然敢這么想,就不要怕人批判!”
百里奚同樣對馭民五術這種東西,嗤之以鼻。曾經(jīng)身為奴隸的他,對此十分的敏感,而商鞅所著,更是不把人當人,簡直是觸碰到了百里奚的逆鱗。
面對同僚們夾槍帶棒的輪番攻擊,商鞅心中也十分郁悶。
因為那些反對變法之人,背后支持的力量,肯定就有不少在場的大佬。
因此,商鞅也有理由懷疑在場的每一個人——尤其是反對變法之人。
“大王!”張儀分析道,“那個當街行兇,并詆毀變法之人,肯定是葉風莫屬了!”
畢竟,敢公然與秦國為敵的人,在這個世上,屈指可數(shù)。
而葉風,顯然是頭一個!
“唔……”秦王沉吟一聲,默默點頭,也覺得很有可能。
“但葉風從未來過秦國!”商鞅奇怪道,“又怎會熟知我商君書的要義?”
這就好比一個從沒有去過外國的人,卻有一口流利的外語一般離譜。
“別忘了,他曾經(jīng)可是在稷下學宮求過學!”張儀道,“說不定是學宮內的某位圣賢,教的他!”
“原來如此!”商鞅也知道,自己的學說,不被主流認可,葉風受學宮風氣的影響,從而排斥自己,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昂?,稷下學宮那群待在象牙塔中的迂腐之人,又怎知我這帝王術的厲害?等我輔佐秦王,一統(tǒng)天下的時候,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焚毀百家學說,獨尊我商君變法!”
——好大的口氣!
就在這時,一聲冷笑,由遠而近地傳來。
緊接著,就在眾目睽睽之下,兩道身影,先后出現(xiàn)在了王宮大殿之上。
大多數(shù)人,對來人感到十分陌生。
但,秦王卻一眼就認出了葉風的人影。
“果然是你???”秦王又驚又怒,“葉風,你好大的膽子,竟還敢來我秦國?。俊?/p>
“你也好大的膽子,竟敢直呼朕的名字?”,葉風不緊不慢的回道:“請秦王稱朕為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