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國公權(quán)衡了一下利弊,覺得拿到手的實惠才是真的。
他閨女若是能嫁給下一位慶國公,那可就是實打?qū)嵉娘@貴了。
到時候,可就沒有人說什么嫡庶了。
他閨女就是正室,堂堂的慶國公夫人。
將來他閨女誕下子嗣,還可以承襲慶國公的爵位,那是無量的前途。
安國公為了愛女,也顧不上會不會惹帝后不高興了。
他們合情合理的要求,難道帝后還能硬壓著不同意嗎?
想到這里,安國公點點頭,“既如此,便按照原來的計劃辦吧。”
隔天的早朝上,便有御史上奏,稱慶國公嫡子心智不健全,沖撞皇后,難當大任,建議免去他承爵的資格。
這位御史一開腔,便有朝臣附議。
而元修坐在上首,卻不置一言,從他的面容上,也看不出他的心意。
這時,聞大噴子站了出來,說道:“我朝自開國以來,便實行嫡長子繼承制,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慶國公之子,既是嫡子,也是長子,難道各位想亂了老祖宗立下的規(guī)矩嗎?”
“規(guī)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慶國公之嫡長子,心智不全,別說無法光耀門楣,就是出個府都有可能會惹出事端。如此嫡長子,難道就任由他繼承爵位,然后讓慶國公府變成笑話嗎?”一位官員反駁道。
這些支持廢嫡立庶的官員,都與安國公交情匪淺。
之所以站出來說話,是因為安國公許了他們不少好處。
本來這事就在情理之中,幫一幫也無損他們的利益,還能賣安國公一個人情,何樂不為。
倒是安國公,為了這事沒少在心里埋怨慶國公。
這個廢物,說不問世事,就真的只顧著吃喝玩樂了。
別人家有爵位的,遠著些朝堂,是為了避嫌。
但私底下,還是會與朝中官員結(jié)交了。
只有慶國公一個傻子,承爵這么多年,竟是一兩個好朋友都沒有交下,導(dǎo)致現(xiàn)在有事了,根本無人可用。
所有的人脈,都需要安國公一人搞定。
安國公若是不看中他的爵位,根本就不屑與他為伍。
然而,安國公的人脈奮力辯駁,聞大噴子卻是毫不買賬。
他目光冷冷,開了嘲諷,“慶國公府不讓嫡子承爵,就不是笑話了嗎?依本官看,慶國公府的門楣,怕是都輪不到這位嫡子去敗壞。”
言下之意,現(xiàn)在的慶國公就是個廢物點心,慶國公府那點祖宗的積累和榮耀,已經(jīng)被他敗得差不多了。
他這話指向性太強,雖然出來說話的幾位官員都是安國公的朋友或利益相關(guān)者,并不在乎慶國公是否被罵,但聽見聞大噴子這么說話,也覺得刺耳。
一個稍微年輕些的官員出列道:“聞大人,咱們就事論事,沒必要把慶國公牽扯進來。”
聞大噴子白眼一翻,像看傻子一樣看著這個后生,高傲道:“說的就是他兒子的事,不把他牽扯進來,咱們還說什么?”
那個年輕的官員無語了,不得已敗下陣來。
他的心里倒是也沒有負擔,本來他便人微言輕的,抹不開面子幫幫安國公。
如今他盡力了,沒說過聞名京城內(nèi)外的大噴子,安國公應(yīng)該不會怪他的。
見他說不過,又有一位官員出列道:“聞大人,事情沒發(fā)生在你身上,你自可以站著說話不腰疼。試問,若是換位而處,這癡兒是聞大人你的兒子,將來還要繼承你的家業(yè),你難道不心焦?你為這癡兒考慮,為什么偏不能為慶國公考慮?”
聞大噴子都被他說樂了,反駁道:“本官正是為了慶國公考慮,才反對他這個昏招。要知道,慶國公府到了這一代,已經(jīng)是文不成武不就,若是德行再有虧,那可真是一無是處了。寵妾滅妻、廢嫡立庶,你們就不考慮考慮慶國公的名聲了?”
“簡直一派胡言!”一位老臣站了出來。
這位和安國公可是多年的交情了,今天這一波,本就是安排的年輕人先沖鋒陷陣,實在抵擋不住,再由他這個老家伙壓陣。
他覺得,是該他站出來的時候了。
于是道:“聞大人,你自詡破舊迎新,思想開明,卻沒想到,竟維護起老祖宗的規(guī)矩來了。莫非平日里開明的樣子,都是裝給別人看的吧?”
人身攻擊嘛,誰不會啊!
聞大噴子可以攻擊慶國公,他就不可以攻擊聞大噴子了?
今天他就要讓聞大噴子看看,什么是姜還是老的辣!
然而,世事終究要讓他失望了。
聞大噴子絲毫不慌,一字一句說道:“下官該開明的時候開明,該守規(guī)矩的時候守規(guī)矩,這兩者并不沖突。連皇上也沒說過,開明就不用守規(guī)矩了,怎么,這事你替皇上定了?”
他搬出皇上壓人,這老大人也沒辦法了。
聞大噴子以一敵多,未嘗敗績,嘴角一撇,露出鄙夷的神情。
繼而,他轉(zhuǎn)向元修道:“皇上,臣以為,祖宗定規(guī)矩,便是為了防止禍亂發(fā)生,既有規(guī)矩,就當遵守。否則,誰都隨著自己的心意做事,這世道豈不是要亂了!”
“皇上,慶國公嫡子確不堪繼承家業(yè),請皇上三思??!”那位老大人連忙說道。
他算是看明白了,跟聞大噴子掰扯沒用,最后做決定的還是皇上。
他不跟聞大噴子浪費口舌,還是直接向皇上請命吧。
元修瞄了兩人一眼,做沉思狀。
片刻之后,他說道:“朕以為,祖宗的規(guī)矩不可違,但凡事都有萬一,許是祖宗在定規(guī)矩的時候,沒考慮那么多。慶國公之嫡子,確實無法承爵,便是勉強讓他承爵了,對他和對整個慶國公府來說,怕都不是什么好事?!?/p>
聽見這茬,幾個幫安國公說話的官員皆是心中大石落地。
果然,他們的皇上還是明事理的,便是同情安國公的夫人和嫡子,也仍舊從事實的角度出發(fā),給出了合理的判決。
元修繼續(xù)道:“既如此,那老祖宗的規(guī)矩也該完善一下……這樣吧,以后勛貴之家,若嫡長子身患有疾,不堪繼承爵位者,也可選他人承爵。有嫡立嫡,無嫡也可立庶。只不過,要將府中產(chǎn)業(yè)分一半給嫡長子,以保其后半生衣食無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