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能夠多一種作物,而且口感如此好、產(chǎn)量如此高,就意味著將會有更多的百姓不會因為饑餓而死。
國以人為本,只要有更多的百姓能夠活下來,數(shù)代繁衍之后,將會出現(xiàn)一個人口大規(guī)模爆發(fā)的階段。
稱雄宇內(nèi)、威服四海的大漢王朝分崩離析,人口由最巔峰時期的六千余萬,直接滑落至不足三千萬。尤其是三國之時軍閥混戰(zhàn),人口大量消亡,到了晉武帝太康年間,天下人口已不足一千五六百萬。
大隋開國,天下一統(tǒng),民生得到發(fā)展和鞏固,“開皇盛世”使得天下人口繁衍生息,“凡郡一百九十,縣一千二百五十五,戶八百九十萬七千五百四十六,口四千六百一萬九千九百五十六”,但是距離漢朝時期的巔峰依舊相差不少。
及至隋朝末年天下混戰(zhàn)烽煙四起,“七十二股煙塵,三十六路反王”在中原大地捉對廝殺,人口銳減,天下在冊只余兩百余萬戶,千余萬人口。歷經(jīng)貞觀眾臣竭盡全力、休養(yǎng)生息,時下亦不過是三百余萬戶,人口接近一千四百萬。
何為強國?何為盛世?
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指標,便是人口的多寡。
若是不能養(yǎng)活更多的人口,如何能夠談及超越秦皇漢武,成就千古一帝?而人口只多寡不僅與國家環(huán)境息息相關(guān),更重要的還是農(nóng)桑的發(fā)展,能否有足夠的糧食儲備。
國家發(fā)展需要更多的金錢,但人口的繁衍卻需要足夠的糧食。
每當災(zāi)禍降臨,再多的錢也救不活饑餓的百姓,畢竟銅錢也好布帛也罷甚至于金錠子,都不能當飯吃……
李二陛下嘴里咀嚼著玉米粒,只覺得是那么的甘甜可口,抬眼望著面前一整片玉米地,一堆一堆的玉米棒子散亂的堆在那里,似乎比天下最美麗的女人更能夠讓他涌起一股難以遏制的沖動。
或許,這便是天數(shù),這便是運道吧?
誰能想得到水師不過是一次看似玩笑胡鬧一般的遠洋航行,便能夠從新大陸得到這等利國利民造福萬代之糧食品種?
李二陛下看向身后的房俊,心中更是感慨。
想想當初房俊力排眾議堅決派遣船隊出海探索,不知多少朝廷大員表示反對,若非所有的資金盡皆出自水師自海外的收益,未曾花費民部庫房一分一毫,那么所謂的遠洋探險只能擱淺,又何來這等新式糧食?
此子之功勛,足以彪炳千古!
將口中的玉米咽下,李二陛下正欲說話,便見到山腳下的竇靖已經(jīng)跌跌撞撞的跑過來,離著老遠,便大呼小叫,聲音整個山坡都聽得清。
“陛下,當真有三石!不僅三石,這塊良田的產(chǎn)量足足有四石!”
“轟!”
山坡上所有人都激動起來,議論紛紛。
誰都知道畝產(chǎn)四石意味著什么,可即便這塊玉米地便是在他們眼里一點一點的成熟,更是他們中間很多人澆水施肥間苗,也能夠估測出產(chǎn)量不低,可誰敢去想象居然有四石的產(chǎn)量?!
這是祥瑞??!
天大的祥瑞!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得此良種,吾大唐之子民將永無饑餓矣!”
左右官吏、禁衛(wèi)、百姓,盡皆高聲呼喊,紛紛拜伏于地,給大唐皇帝陛下賀喜。
區(qū)區(qū)玉米,就算產(chǎn)量再高那也有限,說什么大唐子民永無饑餓自然是不可能的,就算是二十一世紀雜交水稻大面積耕種,也尚未解決所有國人的溫飽,通訊、交通、制度、科技等等都極度落后的大唐,焉能達成二十一世紀仍未能夠解決的難題?
但此時畢竟時一個大喜的時刻,只要能讓李二陛下高興一些,夸張一點也無可厚非。
畢竟不能誰都是魏徵,更非人人都能“每以諫諍為心,恥君不及堯、舜”……
李二陛下昂首環(huán)視,龍顏大悅,意氣風(fēng)發(fā):“此乃天賜祥瑞,上蒼憐我國民飽受戰(zhàn)亂天災(zāi)之荼毒,故而降下這等嘉禾,撫恤民生滋養(yǎng)萬民,朕只不過是邀天之幸,可敢居功?”
“陛下英明神武,乃千古圣君,感召上蒼,方才得此祥瑞,吾等萬民,盡皆得陛下之庇佑也!”
&n nbsp; 李義府拜伏在地,振振有聲。
李二陛下極力壓制心中得意,捋著胡須滿意的掃了一眼李義府,旋即說道:“若要論功,房俊當屬第一。若非他一力扶持船隊出海探索,斷然不會得到這等祥瑞。朕素來賞罰分明,今日便論功行賞,說說,你想要何等嘉獎?”
他是個有原則的皇帝,屬于自己的功業(yè)自然由史官記錄于史冊之上,犯不著去搶奪臣子的功勛。
如此,才能更得人心,得到諸臣擁戴、萬民尊崇。
況且這陣子房俊所受的委屈他都看在眼里,也有些替房俊不值,所以想要借著這個機會干脆恢復(fù)了房俊的官職。
如此大的功勛,即便關(guān)隴那些人再是不滿,也說不出什么。
難道他們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與萬眾民心背道而馳?
房俊亦拜伏在地,心念轉(zhuǎn)動,大聲說道:“微臣不敢居功!太子殿下心心念念憂慮萬民生計,償于東宮食不甘味、夙夜難寐,微臣立于一側(cè),感同身受。故而才有了派遣船隊探索遠洋之行動,其后得了這等嘉禾,亦是在太子殿下的指導(dǎo)之下細心培植。為君分憂,乃人臣之本分,微臣豈敢貪墨太子殿下之功?若陛下要賞,還請賞賜太子殿下?!?br />
周圍官吏各個面面相覷,沒想到這等時刻,房俊還將這等功勛讓給太子,說一句忠心耿耿都足以表達房俊的忠誠了。
可其余的百姓、禁衛(wèi)哪里知道這其中的事情?既然房俊說這等嘉禾降世乃是太子的功勞,自然無人懷疑!
“太子仁德!”
“太子心系萬民,實有明君之相!”
“太子仁厚,盛世可期!”
……
歌功頌德之聲響徹山坡,就連遠處田地里秋收的百姓都給驚動了,紛紛停下手中的活計,駐足張望。
李二陛下面上笑容和煦,心里卻直罵娘。
娘咧!
房二這個混蛋,這個時候還不忘替太子提振威望,今日他的這番話傳揚出去,定然會使得原本在民間聲望便極好的太子更上一層樓,會得到更多百姓以及下層官吏的擁戴。
一個心念百姓生計,且能夠為此做出巨大貢獻的太子,豈能不讓人為之肝腦涂地、竭力效忠呢?
可是這對于晉王是不公平的!
縱然晉王再是聰慧,又豈能有這等功勛在手、榮耀加身?
建功立業(yè)、提升威望這一塊,關(guān)隴貴族們就算是綁在一起,也絕對不是房俊的對手……
比政績,關(guān)隴貴族更是將會以房俊為首的冬宮官員們爆成渣。
可眼下眾人都在歌頌太子,他這個皇帝就算再是不滿,認為房俊這根本就是作弊,卻又能如何呢?
自己屬意晉王參與儲位之爭,這對于太子其實就是最大的不公,所以房俊的行為只要是在規(guī)則之內(nèi),哪怕有作弊之嫌疑,他也不能出面干預(yù),否則不僅會寒了太子的心,更會使得支持東宮的官員們怨聲載道。
只得忍著怒氣,冷笑道:“房少保當真是公忠體國、大義凜然,很好,既然你將這功勛讓予太子,那朕便如你之愿。來人吶,擺駕回宮!”
“喏!”
周圍禁衛(wèi)大聲應(yīng)諾,簇擁著李二陛下由田間走上山頂?shù)穆飞?,騎著馬在一眾官吏、百姓的目送之中揚長而去。
……
李泰瞅了瞅已經(jīng)越來越遠的皇帝,回頭瞅了瞅房俊,嘆氣道:“何必呢?此等功績對于太子實則沒有多大的作用,但是你自己卻放棄了一個官復(fù)原職的機會,當真蠢得可以?!?br />
房俊卻道:“吾輩身為人臣,非是為了諂媚圣上得到嘉獎,而是為了建設(shè)強國、造福一方。唯有太子地位穩(wěn)固,將來順利繼承大統(tǒng),這天下才會按序就班,避免不必要的內(nèi)斗消耗。與之相比,一人之獎懲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
李泰尚未說話,竇靖已經(jīng)興沖沖的跑過來,搓著手,一張老臉興奮得發(fā)光,小心翼翼問道:“此等嘉禾降世,乃是罕見之祥瑞,老夫身為司農(nóng)卿,必定要進呈一份奏疏,只是這奏疏如何草擬,還需房少保指點才行。”
明月小說網(wǎng) > 房俊全文免費閱讀無彈窗 > 第四百七十五章 論功行賞
第四百七十五章 論功行賞
熱門推薦:
柳瀟瀟
蓋世圣醫(yī)大結(jié)局免費閱讀
他比盛夏迷人女主
重生七零回到和前夫結(jié)婚當天免費閱讀無彈窗
成了望門寡內(nèi)閣主母殺瘋了謝昭昭顧少羽全集免費觀看
貧道報仇從不隔夜賀安賀建國小說全文免費閱讀正版
周恒童亦凝尹夢冉小說拒絕你表白你把我閨蜜撿回家最新章節(jié)
七零小嬌嬌撩夫一夜懷三寶林初雪黎慕時小說全文在線閱讀
卷王魔女從不認輸莫蘭剛剛更新
陸長生李婉清柳瑤全文免費閱讀在線小說
林恩免費閱讀小說無彈窗
葉凌天秦玥小說全文免費完結(jié)版
皇后誰愛當誰當我嫁權(quán)臣夜夜歡江泠月謝長離全文未刪減
甘琪孟彥剛剛更新
寒門宗婦全文無刪減閱讀
通房小撩精一撒嬌,冷戾侯爺心狂跳小說免費閱讀最新章節(jié)
拒絕聯(lián)姻她把政圈少爺釣瘋了完整版免費全文閱讀
職場明爭暗斗他可是一流高手小說最新章節(jié)免費閱讀
萬古第一神全集免費觀看
修仙就長生我和老牛最講道理了剛剛更新
熱門推薦:
吞噬古帝小說免費閱讀
醫(yī)婿葉凡唐若雪簡介
重生官場從部委下基層問鼎巔峰葉正剛許曉情小說全文閱讀
劍氣朝天李凡黃嫣小說全文免費閱讀正版
表白白月光被拒我反手牽走她閨蜜周恒童亦凝尹夢冉完整小說
李長天歐陽紫薇九龍奪嫡請諸位皇兄赴死小說免費閱讀
沈輕紓傅斯言免費閱讀全部章節(jié)
顧念兮談逸澤全文免費閱讀在線小說
醫(yī)路官途全文免費完結(jié)無刪減
叫你九龍奪嫡你開局天下無敵
官運滔天獵奇霸王兔
江映梨蕭承瀾大結(jié)局免費閱讀全文
重案警事從一號大案開始陳青峰陸文婷小說大結(jié)局
閃婚夫妻寵娃日常小說全文免費閱讀完整版
官場奇才最強靠山竟是我自己小說全文免費閱讀無彈窗
直播挑戰(zhàn)百次誤入案發(fā)現(xiàn)場小說全文免費閱讀無彈窗
玄幻:從至尊血脈開始無敵小說全文無刪減完整版
打獵發(fā)家大姨子上門求收養(yǎng)小說全文免費完結(jié)版
燒錯香供錯魂女鬼大佬賴上門全文免費閱讀大結(jié)局
姜笙笙陸寒宴小說最新章節(jié)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