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一早,秦川就開始帶著人在龍城市琢磨起來,有哪一塊的地方,適合建設這個科技園。
科技園不需要放在市中心,但是也不能完全脫離了龍城的范圍,那樣的話,上下班就不方便了,雖然說到時候科技園里邊肯定是要安排宿舍區(qū)的。
但是和市里太遠了,這就聯(lián)動不起來了。
新區(qū)曉店區(qū)是最合適的,這個地方還有待開發(fā),而且呢,秦川知道,將來市里的中心也會往這邊偏移的,整個龍城市并不大。
即使是擴張了,也沒有多大,尤其是龍城和其他的省會城市比起來。
一句話就能說明龍城市的大小,那就是龍城的機場就沒有搬遷過,等到二十年后,很多城市的機場距離市區(qū)都在一個小時的車程,甚至是更遠。
但是龍城的機場,距離市區(qū)二十分鐘,機場就沒有搬遷過,光是從這一點就能感受到龍城的大小。
曉店區(qū)這邊呢,距離機場和未來的高鐵站都更加近一點,未來城市的中心也會搬遷到這邊來,秦川很快就選好了幾塊地皮。
當然了,具體拿哪塊地呢,還需要到時候還要和政府那邊溝通,看看政府那邊是什么意見。
不過地皮大概選好了,整體的方案就可以出臺了。
整個方案,涉及到的東西很多,秦川和徐正強等人一直圍在一起聊著,甚至連五一電器那邊收購五星電器的事情都有些顧不上了。
在開完會的第三天,秦川送走了文卿,走的時候兩人依依不舍的,不過秦川也說了,等過不了多長時間,等到文卿這邊秋拍過后,兩人就可以籌備婚禮了。
整整五天的時間,整個大概的方案終于算是出爐了,因為這個事情,秦川連和其他民營企業(yè)協(xié)會的成員聚會,都推遲了。
要等到方案提交以后,才能夠顧得上其他,還有五星電器的收購,也要往后排。
整個方案,一共包括七個方面。
第一就是項目的定位,核心目標是承接HYDIS公司液晶面板核心技術,打造集研發(fā)、生產、測試、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yè)鏈生態(tài)基地,從戰(zhàn)略意義上說填補省內,甚至國內液晶面板技術空白,推動龍城從資源型城市向科技制造城市轉型。
第二點就是總體規(guī)劃指標,首先整個科技園,一期工程大概是一到三年的時間,投資大概是十五億左右,占地面積要達到五百畝,這其中包括預留的一些地塊,建成以后,目標是國內市場份額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緊接著就是二期的工程,預計時間是兩年時間,也就是說從現(xiàn)在開始算的話,最遲也就是零七年年底的時候,二期工程就要完工的,要是快的話,說不定還會提前一點,同樣投資是十五億左右,整體的工程資金會達到三十億的規(guī)模。
建成以后,整個科技園的面積會超過一千畝。
建成以后整個科技園年產值,目標是一百億,整個科技園,主要是以液晶技術為主的,同時也會新增前沿技術孵化中心,到時候預估會占有全國百分之七十的市場份額。
第三點就是具體的建設規(guī)劃,核心功能區(qū),主要包括生產制造區(qū),建設2座晶圓級無塵車間,要部署5條液晶面板生產線,其中含1條柔性OLED試驗線。
然后是研發(fā)中心,規(guī)劃的是三棟研發(fā)大樓,集成電路設計研發(fā)大樓,顯示技術研發(fā)大樓,新材料實驗室。一共三棟大樓。
到時候最好是有配套國家級檢測認證中心入駐。
其次是孵化基地,要設立五千平方米的孵化器,容納三十家以上初創(chuàng)企業(yè),主要聚焦顯示技術上下游行業(yè)的初創(chuàng)企業(yè)。
最后就是配套產業(yè)區(qū),比如說上游的玻璃基板、偏光片、驅動IC配套廠,下游的電視整機組裝、智能終端制造中心等等之類的。
除去核心的功能區(qū),最后就是生活服務區(qū)了,要有人才公寓、商業(yè)街、休閑區(qū),至于說現(xiàn)在流行的職工醫(yī)院和學校之類的,秦川沒有規(guī)劃。
第四點是政策支持方面的申請,主要有土地政策,工業(yè)用地要在標準上打折,配套的住宅用地呢,則是要按照保障性用地撥付,免除一些附加的費用。
然后是財稅優(yōu)惠,什么稅收減免啊,研發(fā)補貼啊,專項獎勵啊之類的,還有人才引進的一些政策。
這其中最主要的是金融政策方面,秦川的意思是,龍城這邊要協(xié)調銀行為項目提供三十億的貸款擔保,也就是說建這個產業(yè)園呢,前期葉子電子一分錢也不出。
其實也不是秦川不想出,主要是葉子電子現(xiàn)在是真的沒錢,收購一個HYDIS公司,就已經花完錢了,沒錢了。
另外這個五一電器那邊也需要錢的,葉子電子投資的一些項目呢,暫時也沒有見著盈利的,再說了,就是見著盈利了,秦川也不準備就那投資的份額轉讓出去的。
拿著銀行的錢,辦自己的事情多好。
基建配套的一些政策,則都是按照正常申請走的,比如說在水電方面的優(yōu)惠價啊,還有前期的一些三通一平的工程啊,這些都需要龍城來幫忙。
在審批手續(xù)方面,秦川則希望能成立一個專班,專門的來處理這些事情,不然的話,整個程序上的審批,光是市里可能就涉及到十多個部門,再加上一些需要省里審批的和京城那邊審批的。
光是靠葉子電子自己來推動這個事情呢,那光是審批可能都需要兩三年的時間,這個時候必須要龍城這些領導下場的,涉及到了省里那個部門需要審批的時候,甚至是京城那邊,就需要龍城領導出面,親自去協(xié)調處理。
第五點則是產業(yè)生態(tài)和孵化規(guī)劃之類的,就相對來說簡單多了,主要是這個孵化什么企業(yè)呢,現(xiàn)在只能制定一個發(fā)展的方向,至于說將來以什么為主,孵化出來什么企業(yè),到時候還是要看具體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