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閑再次舉起“長青劍”,照例參悟劍法。
他所在的執(zhí)劍閣,門內(nèi)的劍法流傳至今已經(jīng)形成了三大分支。
魔煞劍法,乃是劍道與魔道相合,斬魔與化魔合一。
神霄劍法,乃是劍道與雷道相合,分為雷體與雷法。
純陽劍法,乃是三者中最為古老和純正的劍法路數(shù)。
陳閑修煉的正是純陽劍法。
他以“金靈根”的絕佳資質(zhì)被特招進來,但是在劍法上的表現(xiàn)卻不盡人意。
純陽劍法,從下到上共有五層。
對應的就是練氣境到化神境,一個大境界對應一層。
反觀“神霄劍法”與“魔煞劍法”,這是基于“純陽劍法”演化而來,兩層對應一個大境界。
在這個意義上,純陽劍法的難度是三者之最。
它屬于真正的古法,非天驕不可修行。
尤其對于陳閑而言。
他如今修為臻至筑基境,并且祭煉了本命劍,可是“純陽劍法”仍在第一層打轉。
陳閑已經(jīng)開始考慮,要不要轉修其他兩法,以免自取其辱,而且耽誤了修行。
他在心里給自已定下了最后的時間。
假如沒法在這之前突破,那就徹底放棄純陽劍法。
于是,陳閑再次握起了長青劍。
這一刻,時間仿佛停止,所有過往練習“純陽劍法”的畫面,在他腦海中逐一回放。
那些雜亂無章的劍舞,在全部被整合到一起之后,哪怕陳閑這種資質(zhì)平平的人也能看出缺陷。
他下意識開始改變劍法的路數(shù)。
不知不覺間,一套又一套劍招被他施展完成,并且逐漸重復強化。
陳閑好像忘記了時間。
他身上的汗水干了又濕,濕了又干,就這樣三日過去。
轟——
一道熾熱如同驕陽的劍氣破空。
這意味著陳閑的純陽劍法成功進入第二層。
“干得不錯,陳閑?!?/p>
院子外走來一位發(fā)福的中年道士。
他是純陽院的長老,本名呂林,出自執(zhí)劍閣呂氏一族。
世代修行純陽劍,呂家祖上出過不下十位的元嬰劍修。
同時,呂林也是陳閑進入純陽院的引路人。
經(jīng)過這些年的觀察,呂林也發(fā)現(xiàn)了陳閑在劍道上的天賦不足,只是又不甘心他的金靈根被浪費,這才壓下了純陽院內(nèi)各種不滿的聲音,堅持讓陳閑修煉下去。
直到陳閑突破到了筑基境,純陽劍法遲遲沒有跟上仙道境界的架勢。
按照慣例,這種資質(zhì)是沒法再留在純陽院了。
呂林今日本是來宣布壞消息的。
不曾想,他正好見證了陳閑頓悟的過程,純陽劍法也順勢提升到了第二層。
這樣的資質(zhì),怎么可能是庸才!
呂林大喜過望,立刻帶著陳閑前往純陽院的長老住處,當著眾人的面檢驗了陳閑的劍法,并且替他要來了純陽劍法的后續(xù)功法,以及相當數(shù)量的修煉資源。
呂林笑著開口:“陳閑,你今日可讓我出風頭了。好生修煉,一定給我爭一口氣!”
陳閑還不清楚自身變故的由來。
但在給呂林爭氣這方面,他是義不容辭的。
等到呂林離開,陳閑再度握緊長青劍,這回沒有任何的變化。
他不由心中嘀咕:“難道是我想錯了?”
當日,陳閑多次演練第二層的“純陽劍法”,整個人仿佛又回到了平平無奇的狀態(tài)。
這樣過去了半個月。
就在陳閑都已經(jīng)重新接受了自身平庸的時候,他的腦海中再度浮現(xiàn)出了自已這半個月以來的進度。
針對第二層劍法的不足與錯誤,進行了系統(tǒng)性的糾正。
這一次用了足足七日。
他這才算是掌握了第二層的劍法。
青冥待在長青劍之內(nèi),百無聊賴觀察著陳閑的進度。
以她的能力,早在接觸到“純陽劍法”的瞬間,就已經(jīng)將前面四層的內(nèi)容都融會貫通了。
接下來,青冥又花了十日學會了“純陽劍法”的第五層,也就是對應化神的部分。
可惜陳閑這榆木腦袋,確實無法適應她的速度。
青冥只能根據(jù)他的進度適時給出指點。
“這純陽劍法倒是有點意思,不知剩下的‘魔煞劍法’與‘神霄劍法’又是什么樣的?!?/p>
青冥好不容易來到劍洲,當然想要通過學習的方式,來擴充自已的見識。
否則,以阿爹的成長速度,等他突破到化神,自已恐怕就難以追趕了。
作為一名合格的劍靈,她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
首先,就是引導陳閑這小子主動去找來不同的劍法參考。
這個過程,青冥用了大半年的時間。
陳閑的劍法境界陷入瓶頸,終于想到了要借來執(zhí)劍閣其他劍法做參考。
青冥則依據(jù)劍法的優(yōu)劣,酌情給陳閑提供些許指點,好讓這小子覺得是新劍法的功勞,能更有動力向外學習。
他的劍法在這個過程中持續(xù)進步。
其間,有幾位同期的弟子突破到筑基境,提出與他比試劍法。
陳閑全部一劍戰(zhàn)勝,至此奠定了他在純陽院的天才之名。
純陽院的高層注意到了這樣一位后起之秀。
呂林得以替他申請更多的資源。
一切都朝著好的方向發(fā)展。
……
西洲東面。
一艘戰(zhàn)舟向外駛去,桅桿上掛著一個大大的“陳”字。
這是大景陳氏的商隊。
經(jīng)過這些年的經(jīng)營,大景的船隊已經(jīng)完成了跨洲航線的組建。
除開自家的貿(mào)易業(yè)務之外,還提供轉運的服務。
眾多同行的修士里,就包括了陳青禪以及他的三位弟子。
他們在大蜀行走多年,前后經(jīng)歷了十二難的考驗,成功打響了陳青禪作為“妖庭太子”的名頭。
他的修為也會在每過一難之后,就自發(fā)精進與增長。
如今,陳青禪在不到三十歲的年紀,就已經(jīng)擁有了金丹境的修為。
冥冥之中。
他對這種劫難多了一種道不明的感應。
大蜀范圍內(nèi)的十二難,已經(jīng)全部通過,他需要前往別處主動迎接接下來的劫難。
否則,這劫難將會被他吸引,降臨大蜀,引發(fā)某些難以想象的后果。
陳青禪不想連累三位師尊與諸位叔伯。
所以他選擇了離開。
離開西洲,直面更為廣袤的天地,挑戰(zhàn)生命中的劫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