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后。
陸妍的高燒是退了。
但新的問題又出現(xiàn)了,她忘記了這兩年發(fā)生的所有事,記憶還停在兩三年前。
“相公,妍兒的腦子是不是燒壞了?”
“沒事的,大夫也說了,就是短時間忘記了一些事,或許一段日子就恢復了,也或許三年五年都不一定,總歸不要緊。
娘子,人絕對沒傻,傻不傻說話就知道,看眼睛也知道。
這或許是好事,趕緊想辦法給她定親下半年就可以嫁出去,咱們大珩朝可沒有一家一年不做兩個喜事的習慣,一個上半年,一個下半年就行。”
“相公,可人都沒有,怎么去定親?”
“這有何難,我心里已經(jīng)有兩個人選了?!?/p>
陸先生胸有成竹道,“孟先生家的兒子孟濤就很不錯,年紀和妍兒相仿,是個知書達理的,八月份就會去院試。
還有個更合適的,王山長的長子,是個秀才,雖然二十四歲,娘子難產(chǎn)死了,有個孩子,但學識和人品都沒得挑,如果不是給娘子守孝,怕已經(jīng)是舉人了,今年的鄉(xiāng)試肯定參加?!?/p>
陸夫人聽后,有些心動,但想到有個孩子,又打了退堂鼓,后娘不好當。
她皺了皺眉頭,“二婚還有孩子,這能行么?
孟家兒子倒是可以考慮?!?/p>
陸先生擺擺手,“娘子,王秀才可是有功名在身,他讀書好,家世好,以后前途無量,妍兒嫁過去吃穿不愁是小事,日后弄個官夫人當當?shù)目赡苄院艽?,一個孩子算什么?何況還是個女兒?!?/p>
陸夫人還是有些猶豫,“可妍兒現(xiàn)在腦子不清醒,這親事還是要問問她的想法。”
陸先生笑道:“等她再恢復恢復,咱們旁敲側擊問問,若是她不愿意,再考慮孟家小兒子?!?/p>
當下,夫妻二人便商量著找個合適的時機,先去探探女兒的口風。
如果女兒愿意,還得抓緊時間養(yǎng)好一點,現(xiàn)在這個樣子怕是人家相不中。
“相公,過幾日我就找女兒談此事,還得養(yǎng)上一個月,你這邊也探探王家人的口氣,不過我估計應該是行的,陳家人的事外人不知道,陳家人更不可能往外說,妍兒之前的名聲還是不錯的。”
陸希周點點頭:“縣試之后你就找媒人談老大的婚事,我想來想去還是五月份,四月二號就是府試了?!?/p>
陸娘子根本沒等到縣試結束。
次日,她端稀飯給女兒吃,見女兒精神狀態(tài)不錯,遂賠著小心提到了孟家和王家的親事。
陸妍正喝著稀飯,聽母親說完,放下碗,眼睛亮晶晶地說:“那就王家吧?!?/p>
陸娘子愣住了,沒想到女兒如此干脆就做了決定,忙問道:“妍兒,你可想好了,王家那秀才是二婚,還有個三歲的孩子呢?!?/p>
陸妍滿不在乎地擺擺手,“娘,我記得王山長家的長子,小時候我見過他,學識人品都是極好的。
孩子嘛,是男是女都無所謂,不說好好待他,起碼面子上也會做到別人無話可說。
嫁個讀書好的,他現(xiàn)在是秀才,下半年很可能就是舉人,明年這個時候有可能就是進士老爺了,人往高處走,以后日子也好過。
孟先生家世跟咱們差不多,條件算不得好,他兒子今年秀才都不一定能中,我不想賭?!?/p>
陸娘子見女兒說得如此篤定,心里既欣慰又有些擔憂。
欣慰的是女兒有自己的主見,擔憂的是怕她日后會后悔。
更擔心的是萬一很快她又想起了陳知禮,那就什么都別想了。
“妍兒,你如今剛病好,腦子才恢復些,再好好想想?”
陸妍笑著抱住母親的胳膊,“娘,我想好了,就王家。
您和爹就別操心了,我定能把日子過好。”
陸娘子見她這般堅持,只好應下,心里盤算著等丈夫回來,趕緊把這事兒定下來。
王秀才為亡妻守了三年,王家既然已經(jīng)放出風說要說親,妍兒肯定是能行的。
“妍兒,這段日子你風寒很嚴重,瘦了許多,姑娘家還是豐潤些好看,你還是快些養(yǎng)好?!?/p>
陸妍抹抹自己有些脫相的臉:“娘,多吃點一段日子就好了,我有些累,還是得躺躺?!?/p>
陸娘子收拾好碗筷,出了女兒的房間,還小心地帶上房門。
陸妍躺了下來,眼睛空空的,許久,兩行清淚滾了下來。
“陳知禮,山高水長,咱們?nèi)蘸笞咧?,你如今錯過我,日后定會有后悔的那一日?!?/p>
她堅持了這么久,已經(jīng)沒有臺階下,一場高燒倒是給了她借口。
高燒失憶不是沒有,算不得病。
但可以借此忘記有陳知禮這個人,可以答應爹娘的相親,無論如何她不能去尼姑庵。
那里她一日也堅持不了。
這個王秀才倒是不錯的選擇。
首先他現(xiàn)在就是秀才了,而陳知禮還不是。
他今年很可能就是舉人老爺了,陳知禮暫時應該是不可能。
說不定明年她就是高高在上的官夫人,陳知禮日后應該可以,但幾年內(nèi)不可能。
一步落下,說不定步步落下 一個孩子算什么?
何況一個縣學的山長家,本就是真正的書香門第,陳家連人家一個指甲縫都比不上。
陸妍想一陣哭一陣,直到受不住睡過去。
幾日縣試結束,知文三個人都累成了狗,狠狠地在炕上睡了一日。
隔天,吳大有趕車接走了文星和再有,結果出來還有十日,沒必要待在這里麻煩妹妹妹夫。
本是春日最忙的時候,妹夫他們應該也著急回去。
文星他們一走。
陳富強著急忙慌地套好車,吳氏他們早已經(jīng)收拾好要帶的東西,這段日子都不準備去縣學了,等結果出來,可能又得打算去府城的事了。
吳再有臨行前就跟知禮說好,出榜那日清晨出發(fā)到縣城,如果能中,他跟文星就不準備回家了,跟著知禮后面學絕對要比先生那都好。
陳知禮自然答應了。
日后他身居朝堂是肯定的,身邊親戚家如果有人能出頭,那自然是好的。
一人旺不算真的旺,如果知文跟小舅還有明堂伯家的陳軒能有些前程,那也是不錯的。
陳軒今年也是要去院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