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氏收拾著東西,昨日十四,是大嫂娘家爹的壽席,說好今日就會過來的。
“嬸,這么著急回去呀?”春燕揉揉胳膊,寫了兩刻鐘的字,感覺比做針線還累。
郝氏笑笑:“可不是著急?現(xiàn)在回去還能幫著上山找找藥材,個把月天氣大冷,山上也有雪了,那時候就只能等二月開春了?!?/p>
家里現(xiàn)在不缺錢了,可誰會嫌棄錢多呢?
何況自家的存銀加一起不過三十兩左右,主要還是這次山藥的功勞。
之前十幾年的存銀加起來不過十兩。
原本估計大嫂半上午就到,三個人等呀等,等到知禮三個人回家吃飯,還沒有等到人。
“娘,大伯和伯娘沒來嗎?”知行一進院子,就看見他娘還在家。
“怎么,巴不得你娘快點走是吧?你們?nèi)齻€快去洗手,菜冷了就不好吃了?!?/p>
郝氏風風火火去了灶房,有個湯盆太大,小丫頭燙了就不得了了。
陳知禮眼睛瞥見灶房里的身影,心里沒來由地一甜。
“二嬸,我爹娘應該是被大舅母留宿了。”
“應該是吧,這些年你娘可是沒回娘家住過,壽席開晚了回不去也是可能的?!?/p>
可連著兩日人還是沒有來,這下子不光是郝氏,春燕跟盼兒都有些急了。
正常他們就是留下住 也不過是住一晚,再多怎么也不會了。
話說吳家村,兩日很快過去,吳家村附近山上的藥材一點不比陳家村少,不敢進深山,基本都是普通的藥材。
但這兩日四個人好歹也找到了一百多斤山藥,且粗粗壯壯,質(zhì)量很是不錯。
陳富強兄弟不好意思帶走,吳家人哪里肯,硬是分了一半給兩人。
山藥收也收了,但其他的藥材陳富強兄弟怎么也不要了。
“現(xiàn)在動身去縣城,擦黑前能到,人多找一個便宜的客棧住就行,這些還是趁新鮮的賣為好?!?/p>
陳富強的話大家都同意。
第一次去醫(yī)堂,得陳家兄弟帶著,還得找陳家當大夫的堂兄幫著說話。
吳家人想著光這七八十斤山藥就值十五六兩,心里就火熱起來。
回頭哪怕是翻遍附近的山,多少也能再找百八十斤來。
發(fā)財了,真是發(fā)財了。
定好此事,大家伙立馬行動起來,吳氏非得讓老爹跟著去縣城看看病,不然一拖下來又不知道到何時了。
吳大有早就想帶父親去縣城看診了,奈何老人家就是不肯,今日妹妹說的話,他不聽都不成。
吳老爹換上自己最好的衣服,坐上女婿家的騾車,因為是第一次賣藥,吳大有帶著兒子文陽一起去。
陳富強看著送出來的再有:“再有,臘月初你送文月去我家,就在我家多住一陣子,住到小年更好,剛好帶文月回來,你跟知禮也能一起論論功課?!?/p>
“哎,我聽姐夫的?!蹦甑走€有一個半月就放年假,他打算趁這段時間跟大哥、文陽上山,過了元宵節(jié)就去學堂。
騾車動了起來。
吳氏看著送到院外的大嫂、繼母,還有文月、再有,心一下子就輕松了許多。
二十二年的心結竟然是如此的沉重,她該早一些丟了才是。
……
陳知禮下午回來,看嬸子、春燕、盼兒都有些臉色不好。
“你們這是怎么啦?”
郝氏想想還是道:“知禮,你外公前日過壽,你娘他們就算是留宿一晚,昨日也應該來了,不會出什么事吧?我打算明日一大早就回家看看,如果他們不是在家里耽誤了,那就是是你外公家有什么事。”
“二嬸,應該不會出什么事,明日我們休沐,要不我回去看看吧?!?/p>
一家人心思重重吃了晚飯,誰都沒心思說話,各人都不愿意瞎猜,但又控制不住,心情都很糟糕。
“娘,門口好像有聲音?!敝刑饋硗馀?,“可能是我伯娘來了。”
幾個人都沖了出來。
果然見知行開了院門,正笑瞇瞇地跟他大伯、伯娘說話。
“大哥,大嫂,你們總算是回來了?!?/p>
吳氏笑道:“等急了吧?”
她轉身跟相公道:“你回客棧吧,孩子們這次就不帶他們?nèi)ヒ娏?,天都黑了?!?/p>
陳富強看著院里的人:“弟妹,知禮外公、大舅他們在客棧,老二也在,我過去陪他們,讓你大嫂待會跟你們細說?!?/p>
“哎?!焙率纤闪藲?,只要人平平安安就好,其余的事都沒什么。
“爹,我陪你去客棧一趟吧,好些年沒見他們了,人來了不見不好?!?/p>
陳富強點點頭:“也好,一會我再送你回來?!?/p>
知文道:“大伯,我陪大哥去,一會你就在客棧歇著?!?/p>
吳氏覺得這樣也好。
回到屋里,盼兒忙把晚飯剩下的熱了熱。
吳氏把事情說了一遍。
郝氏只聽到了從吳家村帶了七八十斤山藥來。
“大嫂,這樣是不是不好?”
“沒事,東西不比上次的差,一分為二,明日相公就去賣了?!?/p>
郝氏咧著嘴:“七八十斤能賣多少來著?”
盼兒笑道:“二嬸,差不多十五兩呢?!?/p>
“哎呦我的乖乖,盼兒腦子怎么長的,一下子就算出來了?!?/p>
“弟妹,這事沒來不及跟你商量了,相公跟小叔商量之后我才知道的。
他們說兩家隔的遠,彼此不妨礙,他們心疼我幺弟好端端的輟學了?!?/p>
“大嫂,這事不用跟我商量,幫幫你娘家也好,真正的血脈至親,不像我,娘家一個人都沒有了?!?/p>
“弟妹,你還有我們呢?!?/p>
二嬸娘家的事,盼兒前世就知道了。
二嬸自小被村里的一個孤寡撿來養(yǎng)的,養(yǎng)到十六歲嫁給了二叔,三年不到,她的養(yǎng)母就沒了,真正的娘家也不知道在這世上的哪個角落。
吳氏把娘家的事說了說,長嘆一聲:“轉眼到陳家二十二年了,這次回去我發(fā)現(xiàn)大哥、大嫂都老了,更別說我那爹了,村里很多老人都沒了?!?/p>
“可不是?我都三十二了,不過老就老唄,把孩子們拉扯大,看他們一個個成家生子,我就滿足了,最好是個個能中秀才中舉人?!?/p>
吳氏笑出了聲,“你倒是敢想,不過咱們的三個孩子怕是差不多?!?/p>